养猫以后,人的变化你想象不到
创始人
2025-05-04 20:22:36
0

去年,一个来访者对我说,“我决定养一只猫。”

听起来,这只是稀松平常的一个举动。放到别人身上,并不觉得有什么值得惊讶的。

但对于难以进入亲密关系的她而言,这个决定,让我听到了她内心坚固城墙打开一点的声音。

之后的咨询,她和我分享养猫的点滴,我看到她在成长。

养猫半年后,她的依恋创伤似乎得到了某种抚慰,她遇到喜欢的人,并且和那个人走进亲密关系。

养猫以后,人的变化你想象不到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好奇——

和宠物的链接,真的有这么神奇?

有宠物的陪伴,我们的生活真的会变得更好?

今天,想来聊聊宠物之于人类的心理意义。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也许只有宠物能给你

说起人和宠物的故事,我第一时间会想到那部治愈很多人的《流浪猫鲍勃》。

每次看这部电影,我都会又一次感叹:

宠物对人的治愈,不只是陪伴,它的爱甚至能唤起一个人改变的动力。

电影的主角是一只橘猫和一个男人。

鲍勃是只流浪猫,没有主人,经常饿肚子。

男人是个流浪汉,居无定所,还染上毒瘾,人见人嫌。

当这个男人遇上这只橘猫时,一切开始悄悄发生变化。

男人住进救助房,橘猫从厨房窗户悄悄溜进来,男人没有赶走橘猫,而是把它喂饱,并允许它睡在他的床上。

第二天,橘猫又来找这个男人,身上带着血痕。男人带橘猫去看医生,身上仅有的饭钱也拿来付了药费。

橘猫病好了,男人想送走它,可橘猫不走,死死跟住男人,陪他去卖唱。

养猫以后,人的变化你想象不到

于是男人成了橘猫的主人,给它起名鲍勃。

在鲍勃的陪伴下,男人彻底戒毒,找到工作,走出落魄的深渊。

这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后来鲍勃火了,它与男人的故事被写成书,拍成电影。

为什么猫的出现,给这个男人带来的改变如此之大?

其实,猫狗比人类更纯粹,更能提供长情的陪伴和趋近于无条件的爱。

它们不评判,不贪心,不要求,不过度索取,不带着有色眼光。

就像英国诗人艾略特所说:“动物是最可亲近的朋友,它们从不提问,也从不指责。”

在《流浪猫鲍勃》中,男人沾染毒瘾,连他的父亲都嫌弃他。

但在鲍勃眼里,自己饿了,男人会给它吃的;自己生病了,男人会带它去看病。

这些就足够它去信任和爱这个男人,即便男人毒瘾发作被折磨得不成人样,它都深情地陪着他。

当一个人在复杂的人类世界,

被遗弃被忽视被逼到边缘时,

Ta需要的就是这种「不带评价的爱」。

或者说,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这种爱。

但人类感情世界充满诱惑、竞争、攀比,这种爱太难寻,而宠物慷慨地给予了我们。

不管你今天是成功抑或失败,精致抑或邋遢,快乐抑或痛苦,总有一双眼睛深情注视你,总有一个小小的身影紧紧追随你。

这太珍贵了。

它非常接近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所说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当一个人获得无条件积极关注时,会感知到自己是被接纳和被爱的,也能由此确认自己的价值。

电影中的男人从未在父母或周边人身上感受到过这一点。

但鲍勃对他的陪伴和爱,让他意识到——

无论自己在其他人眼里多么糟糕,自己仍然是值得被爱的、是被需要的。

正是这份确认,让男人有更多希望和勇气去改变自己的生活。

有一种疗愈

不是「被爱」,而是「去爱」

如果人类只是从宠物身上得到,那么宠物的治愈力不会那么深刻。

养猫以后,人的变化你想象不到

正是因为我们「得到」的同时,也在「给予」,我们与宠物的关系才变得有重量。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从小被寄养在外婆家,与父母关系生疏,长大后她对亲密关系非常恐惧,她一直觉得自己内心是残缺的。

她很喜欢猫狗,但是却没有养,她有很多理由:比如经常搬家和加班。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她不敢去爱——

一个残缺的人,要怎么去爱另一个生灵呢?

后来她的生活中发生了两件大事:谈恋爱和养猫。

谈恋爱后,即便男友很温柔,她也体验到了被爱的感觉,她的状态其实没有太大改变。

而养猫后,她的变化很大,眉宇间不再总是带着悲伤的神色,也不再搬家和换工作,

甚至因为经常带猫去男友家,与男友的关系变得更亲密。

为什么在猫咪身上,她似乎收获到的能量更多?

这是因为恋爱关系里,她常常只是「被爱」的那个人。

她小心翼翼地确认自己被爱着,这当然很治愈。但她内心的胆怯没有被突破,残缺感也没有被完整看到。

她无法和男友说出内心对爱的黑洞般的渴求,她知道男友再温柔也无法满足这个需求,没有任何人满足得了。

而养猫的过程,她是「主动去爱」的。

既是去爱这只小动物,也是去爱自己内心那个曾经没有得到父母关爱的小孩。

她的工资不高,却愿意花钱买很好的猫粮,每天像照顾小孩一样照顾那只小猫。

几个月后,瘦弱的小猫长得白白胖胖,不怕生,特别粘人。

朋友很满足,看着猫一天天长大,内心的残缺感竟然像是愈合了一样。

因为,得到爱是一种疗愈,主动去爱,更是一种疗愈。

在主动去爱的行动中,我们看见了对方的需要,承担着关心他人的责任。我们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和世界发生了真正的联结。

最重要的,我们发现原来自己的内心,有爱的能力。

就像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所说——

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

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

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富足、我的能力。

宠物也是一面镜子

照出我们不安全依恋的一面

不管是宠物对我们的无条件积极关注,还是我们通过宠物学会爱,都印证着我们安全依恋的一面。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通过养宠物获得这样的疗愈,很多人最初养宠物都会经历一段难熬的时间。

这个过程,也暴露了我们在关系依恋中,不安全的一面。

首先是,在依恋关系中表现出较高的「焦虑」。

焦虑程度高的人,会过度担心宠物安全,对宠物占有欲过强,

在宠物去世时表现出极端情绪反应,并且可能用过度爱宠物来回避社会关系。

我曾经听过一个来访的故事,记忆很深刻。

这个来访养了一只狗,大部分时候对狗非常疼爱。

可是,只要每次她回家发现狗不跑过来迎接自己,她就会非常受伤,闷闷不乐地跑回房间。

而且,当她发现狗更粘她的母亲的时候,她很生气,想要把狗送走。

这只狗没有给到她治愈,反而加深了她的焦虑程度。

在恋爱关系中,她也同样焦虑。只要男友不及时回复信息,她就会连环轰炸男友。

焦虑的背后,是害怕失去,必须要反复确认自己得到和握紧了爱,才觉得安全。

其次,在依恋关系中表现出较高的「回避」。

养猫以后,人的变化你想象不到

回避程度高的人,对宠物也没有亲密感,不会因为宠物的离开难过。

我的一个来访和女友养了一只猫,养猫时,他和猫没有很亲密,分手后,女友把猫带走了,他也没有很难过。

后来,他再也没有见过那只猫。

他说他并没有那么在乎,其实是刻意不去在乎。

因为害怕受伤,早早在情感上回避了,就不会承受失去的痛苦。

不管是表现出焦虑还是回避,都说明内心缺乏安全感,将爱视为一件危险的事情。

在这里,人和宠物的关系会成为一面镜子——

照出我们在依恋关系这个议题上,可能存在着什么样的困难,有着什么样的阻碍和未解的情结。

没有勇气爱一个人时

不妨先练习如何去爱宠物

也许在和人的亲密关系里,我们还没有太多勇气去爱,也没有太多机会试错。

但是在与宠物的亲密关系里,我们有大把时间。

宠物远比人类耐心,也远比人类所想的更灵。

当你还无法毫无保留爱一个人时,可以先试着爱宠物,建立和宠物的安全依恋,等到想要安全地去爱一个人时,就会少去某些阻碍。

我总结了两个关键,供你参考:

1. 去看见宠物对你无条件的爱

当看到宠物如何以你为世界中心,如何积极关注你和爱你,

我们内心深处那些由不安全感和防备构建的坚冰自然会被融化。

这里讲一个自己的故事。

刚恋爱时,我内心很缺乏安全感。

男友养了一只狗,我不太喜欢狗,所以每次见到狗都很冷淡。

后来我们生活在一起,狗也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一开始我会抱怨狗太麻烦,但是没想到,现在的我已经把它当“儿子”。

这个转变是因为我确认了它非常爱我——

它总是会在我回家时,第一时间跳到我身上;

只要我在家,它每次睡觉,都不是熟睡,我一起身,它会立马跳起跟上;

它不曾记恨我对它的冷淡,也没有放弃爱和取悦我,即使我是铁人,也会被打动。

现在的我,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谈爱色变的人。

养狗的麻烦,也变成一种甜蜜的负担,虽然每天工作很晚还要遛狗时也会唠叨几句,但心里是甘愿的。

因此,当我们敞开自己去看到宠物对自己的爱时,就会发现:

爱没有那么危险,反而是自己渴望的且可以给予的东西。

2. 多陪宠物虚度时光

这句话听着奇怪,却有用。

与宠物相处的时光永远不会荒废,因为宠物不仅是我们的治愈来源,也是很好的学习对象。

波德莱尔说:“从猫的眼睛里可以读取时间。”

我想说:养一只猫,学会与时间共处的悠然自得,而不是跟时间赛跑。

养过猫的人可能深有体会,猫是一种很神奇的生物,有自己的生活节奏,不会迁就主人,也不会被主子干扰。

天要塌下来,它们也要睡个懒觉,再晒会太阳发个呆。

而人啊,每天为目标奔忙,追着时间跑。也许在外在得到很多,却丢了享受生活的智慧。

每次我很焦虑时,我都会停下来撸猫,陪它们嬉戏,或者只是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然后心很快就可以安定下来。

猫咪们成了我内心的充电宝。

在它们身上充的电越多,我对它们的爱就越深,对生活的热爱也越深。

因此,别吝啬和宠物呆在一起“虚度”时光,这些时光,对我们的治愈也许超过完成一个个目标。

写在最后

很多家里养宠物的朋友,都会不约而同聊到一个治愈瞬间——

当一身疲惫回到家里,刚开门,就发现猫咪/狗子早早已在门口等着;

人一边脱鞋一边跟围着自己的宠物聊几句,虽然他们不会说话,但好像就是会回应你一样。

这会儿,心里是一种被「完全填满」的感觉。

在心理学研究中发现,宠物不仅为主人提供了情感上的亲近感,也经常被视为安慰来源。

而且它还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基地,让主人可以更自信地探索世界。

我始终相信,当我们能够从与宠物的关系里获得治愈时,

也会更多的勇气和信心,去爱人,去爱生活,去爱这个世界。

希望你也体验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宠物医院春季预防活动来啦!萌动... 随着春天的到来,宠物们的生活体验活动变得丰富,小虫虫也开始躁动起来,它们出现在草地、山川、河流,也可...
网友用火龙果给狗子染色大翻车,... 山东网友最近纷纷转发了一段视频,视频中的内容将一只狗狗染色后引起了热议。据视频发布者称,他看到其他人...
学动物冬眠?人的身体在冬天也会... 天寒地冻的冬天,很多人会联想到万物凋零,时常感到情绪低落。近日,国外两位心理学专家撰文称,冬季会给人...
国货自强,专业至上丨蓝爪——树... 2023年,“萌宠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宠物行业开始步入高质量发展进程。“单身经济”与“银发经济”群体...
广州客运开了3条猫咪专线,一人... 今年在广州的一些养猫人有福了!他们再也不用让猫咪独自留守,也不用绞尽脑汁的想用什么交通方式带猫咪回家...
流浪猫变“招财猫”,为报主人恩... 铲屎官们,你养的猫会为你做什么事情呢?国外有这样一只虎斑猫,从出生一直在街头流浪。对他来说,在人来人...
阿拉斯加犬被主人训斥后委屈倒地... 狗狗是非常聪明的动物,如果不小心犯错了,它们也知道自己会被主人责骂的。近日,一只阿拉斯加犯错了被主人...
省站开通宠物猫专线,需带检疫证... 近日,广州公交集团属下广州中运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推出携带猫类宠物乘车服务,可携带宠物猫的线路(省站出发...
聚焦宠物看病难、看病贵“宠物医... 为有效缓解宠物看病贵、看病难问题,8月18日,由京东金融、京东宠物、中国平安财产保险(以下简称“平安...
熟睡中的哈士奇突然被铲屎官一个... 虽然哈士奇是出了名的爱犯二,爱折腾,不过凡事总要例外,要是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哈士奇给我们的感觉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