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王梅(化名)养了一只比熊犬,这只犬给她带来了很多欢乐。然而,从2021年开始,她所在服装店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她的工资也一降再降。到后来,她觉得自己都快养不活了,更别说养犬了。
更让她捉襟见肘的是给犬看病。有一次,犬拉肚子,去一趟宠物医院就花费了五六百元,“我真的没那么多钱给它看病”。
无奈之下,王梅开始给比熊犬找领养人,但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最后,她将犬遗弃在当地一家流浪宠物救助站外。
像王梅这样遗弃宠物的主人不在少数。
张楠(化名)是陕西延安流浪动物救助公益协会的负责人。“近年来,我们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遗弃宠物犬情况,有的遗弃残疾犬,有的遗弃受伤犬,有的弃养生病犬,这些流浪犬繁殖的‘流二代’‘流三代’也越来越多。”
位于北京的十三阳光流浪动物安置中心负责人李倩(化名)也面临着相似的遭遇。她说:“有陌生人直接打电话告诉我,家里的犬养不下去了,如果我们这里不接收的话,他就直接将犬安乐死或扔掉。”
诸如此类的“威胁”电话非常多。
“有时候,当我们回拨电话时,犬主人说个丢弃地点就离开了,我们只能去现场找,有的犬能找回来,有的犬不见踪迹,有的犬被找到时已经死亡。”李倩说。
“自己没有能力养好宠物,最后丢给我们收拾残局。”张楠称。
弃养,于宠物而言,是灭顶之灾;于社会而言,是隐藏的风险。
湖北省武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会长杜帆介绍说,流浪在外的宠物尤其是被弃养的宠物多数活不下来。对整个社会而言,弃养宠物无形中成了风险和隐患,比如流浪犬容易咬人,甚至可能会传播一些疾病。
根据公开信息,近年来,不少地方频繁发生流浪猫、犬伤人事件。据一些流浪犬救助机构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发现的流浪犬,不少是大型犬甚至烈性犬。
在杜帆看来,遗弃宠物的恶果转嫁给了社会,由社会为弃养行为兜底,给城市管理也带来许多难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钱叶芳认为,遗弃、走失、繁殖是流浪宠物的三大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