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1700年前,建平太守郭瑗之子郭璞其传世之作《葬书》中这样写道。
从此,上到帝王将相,下到平民布衣,开启了“入土为安”的千年传统,而如今这种传统延伸到了另一个物种——宠物。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养宠物的人数也与日俱增。根据中国产业信息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养宠物人数就已经达到了7355万人,其中仅城镇登记的养猫、狗人数就高达5648万人,并且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预计2020年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在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每年“铲屎官”花费在宠物身上的平均费用高达6000元。
特别当80后开始步入社会后,宠物经济蓬勃发展。数据显示,在当前的养宠群体中,狗主人和猫主人均以80后、90后为主,占比皆在75%以上。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花在宠物上的钱也与日俱增,2018年人均单只宠物消费金额达到5016元,较2017年提升15%。并且这个数值还在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中,到2019年我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已经突破2000亿的大关,整体消费规模达到了2024亿元,同比增长近20%。
拿宠物猫、狗来举例,其食品相关领域的消费占据了近40%的市场。而人们养宠的功能性需求(如看门,抓老鼠等)已经极大减少,现在养宠的主要功能是“陪伴”,主人对待宠物更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因此宠物的生活,无论是食物上还是医疗上,其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当作为家人陪伴我们的爱宠离开后,情感一时都比较难以接受。不仅如此,宠物的遗体如何处理成为了大多数人所面临的比较棘手的问题,宠物殡葬业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宠物殡葬业意在无害化的处理宠物遗体,提供包括遗体美容到遗体火化的“一条龙”服务,满足了很大一部分宠物主人的需求。
宠物殡葬服务最早出现在2000年左右,一直处于半地下状态。直到2004年,宠物殡葬行业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可以到工商部门领取营业执照。各个城市的宠物殡葬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根据相关人士透露,5公斤以内的宠物600元,5—10公斤1000元,再往上每增加10公斤多收200元。虽然每个城市的收费会有所差异,但其中的“暴利”可见一斑。
随着行业的发展,除了固定的门店,还出现了“宠物移动火化车”,可以为已故的宠物提供上门遗体火化服务。而一辆这样的火化车成本大概在7万元左右,由于日渐增长的需求,每天接10单,日营业额保守估计也能达到6000元之多。
巨大的利润必然引来了众多行业的先驱者,经过近20年的发展,像上海这种一线城市宠物殡葬行业已经日趋成熟,但很多二三线城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地区性强限制,可以说目前各个城市投资发展宠物殡葬业的人们都成了当地该行业的引领者,在如此巨大的需求和如此少的企业数量,必然带来了巨大的行业利润。
当然收益总是和风险并存的,目前宠物殡葬行业主要面临系统性的风险。虽然随着行业的发展相应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但是和行业的发展速度比起来还是有些滞后,各城市的宠物殡葬服务行业大多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
而宠物火化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文件保护,火化炉的标准、相应的安全以及环保标准也都没有法律可循,相信随着行业的发展相应的法律法规也会逐渐成熟,这方面可以主要参考国外相关行业成熟的法律法规在我国的实用性。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是在死亡这件事上,悲伤是主色调。庆幸的是悲伤之余,我们还有直视死亡的勇气。每个人都想“风光”的死去,宠物们也一样吧。